关于小站

二一年起,我便动了做博客的念头。那时节,博客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物事,倒像街角的老茶馆,人渐稀了,茶也凉了。旁人说,这年头谁还写博客?可我偏信一句老话:内容为王。虽不敢说自己有王气,但总觉,只要笔下还有一点真话,网线那头,或许还有一盏灯是亮的。

起初在腾讯云租了个小服务器,像刚搭棚的瓜架,风一吹就晃。后来换阿里,又转华为,如今落在雨云,倒像是流徙的旅人,终于寻着一处漏雨少些的屋檐。系统也换来换去:Typecho 起步,清爽如秋晨;Halo 初见,像新漆的窗棂;最后落脚 WordPress,庞杂是庞杂了些,好歹结实,扛得住我这点反复折腾。名字也改了几回。起先叫“北瓜君博客”,土气得直白,倒也贴己;后来嫌俗,换作“fre小屋”,取个自由的意思,却显得生硬;再后来索性拆字游戏,“四口北廿”,自家能懂,外人莫测。名字换,Logo 也跟着变,图也未见得多好。

折腾来,折腾去,力气确乎是越来越薄了。有时对着空屏,竟不知从何写起;有时写了几行,又觉无味,一删了之。可删归删,服务器没关,域名照续,像是咬着牙在守一个无用的约。我不是什么博主,顶多算个半吊子新人,入门多年,仍未登堂。可这破坛子破罐子,既已拾起,便不想轻放。毕竟,人活着,总得有个地方,能安放些不中用的念头,和一点不肯熄的火。

夜深了,灯还亮着。窗外的城市并未安睡,车声如潮,从远处涌来,又退去。我坐在桌前,对着那方小小的荧屏,指尖悬在键盘上,却迟迟落不下去。文章草稿开了又关,关了又开,仿佛门扉半掩,里头有千言万语,外头却只余一声叹息。

这年头,谁没有点想法呢?我自然也有。想写一篇掷地有声的评论,揭一揭这浮世的面皮;想做一期深度访谈,挖一挖那些沉默灵魂的根脉;甚至想编一本小册子,收罗些被时代踩进泥里的声音。想法如野草,在脑中疯长,割不尽,烧不绝。可奇怪的是,手却愈发迟钝,脚也愈发沉重,仿佛那点力气,早被白日里那些“生活”抽干了。

于是,拖延便成了我的“庇护所”。明日复明日,明日何其多。今日且翻几页闲书,看几段旧影,刷几条无关痛痒的讯息。反正“明日”总在,仿佛那“明日”能吞下今日的亏空,能补上心头的窟窿。可夜半惊醒,冷汗涔涔,才知那“明日”原是鬼魅,它不补窟窿,只添债。

人嘛,就这样子,性子是硬的,像贺兰山的石头,像祁连山的雪。生在这般地方,看惯了大漠孤烟,长河落日,心也就阔了些。城大,人多,事杂,压得人喘不过气,可也正因这“大”,容得下些“无用”的念头,藏得下些“多余”的叹息。我这点拖延的毛病,这点“想法多实力小”的窘迫,放在这浩荡洪流里,不过是一粒沙,一滴水,算不得什么。 沙虽小,却也知昼夜流转;水虽微,亦能映照星月。键盘上的手指,终究会落下。不是因为“必须”,而是因为——那点荒草般的想法,终究压过了空壳的重量。写吧,哪怕写得不好,哪怕明日依旧要“交差”。至少,这灯下的一刻,是真实的。

文章导航
  • 江城夜雨
  • 上一篇江城夜雨